-
国管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印发 《关于鼓励和支持公共机构采用能源费用托管服务的意见》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发展市场化节能方式,发挥能源费用托管服务模式在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中的作用,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等政策文件要求,现就鼓励和支持公共机构采用能源费用托管服务提出如下意见。
넶0 2025-09-15 -
2025年9月1日起,“节能审查+碳排放评价”成项目开工硬性标准
高耗能项目审批红线收紧,从“单一节能审查”升级为“节能审查+碳排放评价”。7月2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标志着我国节能降碳源头管控体系迎来重大升级。
넶12 2025-08-27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_最新政策_中国政府网
为推动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넶0 2025-08-27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答记者问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通知》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
넶67 2025-07-12 -
中国ESG发展全景:从合规压力到价值引擎的战略跃迁
沪深交易所《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强制实施揭开中国ESG新纪元,资本市场正经历深刻重构:ESG评级AA级企业融资成本较B级企业低35BP(数据来源:中债估值中心2023年报)。
넶2 2025-06-10 -
新华财经丨国际绿色电力消费倡议组织宣布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意味着什么?国家能源局这样看
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是2023年以来我国绿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方不懈努力取得的重大成果。当前,我国已经构建基本完善的绿证制度体系,绿证核发也实现了全覆盖。
넶107 2025-05-15
绿色未来,碳见机遇——解锁产品碳足迹的全球竞争力密码
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与ESG理念深化的背景下,碳足迹已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性的“新标尺”。从欧盟碳关税到绿色供应链要求,从消费者低碳偏好到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产品碳足迹管理正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作为企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工具,碳足迹认证不仅是应对政策合规的钥匙,更是抢占市场先机的战略选择。
碳足迹管理的三大趋势
-
政策驱动全球化:
中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出台、ISO 14067等国际标准的普及,以及欧盟《新电池法》等法规的落地,标志着碳足迹核算与认证已纳入全球贸易规则。企业需通过权威认证,突破绿色贸易壁垒,赢得国际市场“通行证”。 -
消费需求低碳化:
超70%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低碳产品。碳足迹标签如同“绿色身份证”,直观传递产品的环保价值,助力企业塑造差异化品牌形象,抢占绿色消费心智。 -
供应链协同化:
苹果、宝马等巨头已将碳足迹纳入供应商考核,要求全链条透明化。通过碳足迹管理,企业可优化供应链效率,降低上下游碳排放成本,构建低碳生态竞争力。
碳足迹认证的四大核心优势
-
降本增效,挖掘绿色潜力
通过全生命周期分析(如原材料、生产、运输环节),精准定位高耗能环节,推动工艺升级与能源替代,实现年均5%-15%的能效提升。例如,某水泥企业通过优化原料配比,单吨产品碳足迹降低12%。 -
品牌增值,提升市场溢价
碳标签产品溢价空间可达10%-30%。认证不仅彰显企业社会责任,更可对接绿色金融、碳普惠政策,获得税收优惠与融资支持。 -
合规避险,应对国际挑战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政策要求披露产品隐含碳排放。提前布局认证可规避关税风险,降低出海成本,稳固海外市场份额。 -
数据赋能,驱动持续改进
基于碳足迹数据库与智能核算平台,企业可动态监测排放数据,制定科学减排路径,支撑碳中和目标达成。
绿碳智图能源科技的解决方案:让碳管理更简单
作为碳足迹服务领域的引领者,我们提供“核算-认证-优化”全链条服务:
- 精准核算:依托国家级数据库与AI算法,覆盖20+行业模型,确保数据合规可信。
- 国际互认:对接欧盟PEF、ISO等标准,助力企业一键获取全球认可的碳标签。
- 降碳增效:结合行业最佳实践,为企业定制工艺升级、绿电替代等落地方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立即行动,碳索未来
在全球碳中和的赛道上,碳足迹不仅是责任,更是机遇。选择我们,让每一件产品都成为绿色竞争力的宣言,共同迈向零碳未来!